前面的推文:离大谱了,生信转湿实验?,不知道怎么就又莫名其妙的戳到了一些“黑粉”的G点,都关注我们生信技能树这么多年了还是如此的顽固不化,拒绝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拒绝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更让人费解的是我的推文:离大谱了,生信转湿实验?完完全全就没有提到我们的生物信息学马拉松授课啊,怎么就让这几百人不爽了?
如何正确的辩论
大家对一个观点的批判的方式应该是拿出来论据说明: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而广大网友的留言往往是试图说明:某某人的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无力对一个观点本身进行逻辑分析,而是热衷于"把一个人搞臭"是一种思维的无能,也是争论之源。如果广大网友一直保持在一种普遍的低水平的逻辑能力上,那么"把人搞臭"就会永远成为大家不得不选择的“证伪工具”。我卖课怎么了,我不是在试图用商业方案解决咱们中国大陆地区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能力短缺的现象吗?你可以不参加,为什么要诋毁呢?
我的观点很简单的:传统的生命科学湿实验工作者,比如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或者打零工的科研助理,他们类似于建筑业里面的水泥工不可或缺但是任务繁重而且报酬很低,重复性工作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不如多学一点生物信息学数据处理,有点类似于建筑工学一点设计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可能性。
分享给大家一个故事
三个工人在砌一面墙。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爱搭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们在盖一栋楼房。”
第三个工人真诚而自信地说:“我们在建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态度决定高度,仅仅十年的时间,三个人的命运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是态度!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目标。有努力必有回报。
第一个工人总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心情必然是低沉的,每天想的都是一些消极情绪的事情,对待别人也是爱搭不理的。
第二个人相比第一个人心态会好一点,虽然也是一样在砌墙,但是他会把手上的动作当成建造楼房,心里也是想着如何把房子建得更好。
第三个人的心态是最好的,他虽然和前两个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还是那样自信和专注。
生物信息学确实是值得学
反正是在前面的推文:离大谱了,生信转湿实验?,大放厥词的黑粉我都直接拉黑名单了。永远不可能叫得醒一个装睡的人,既然是有人拒绝那就让他与世隔绝吧。我们生信技能树要做的是几百万的生命科学领域湿实验转行数据分析,这个大事业肯定是会有很多阻力,虽千万人吾往矣!!!
文末就送给大家张泽民主任在北京大学202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院士喊你来学习生物信息呢,你不会拒绝吧?人家院士早在三十年前就从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专业方向转到了生物信息学,那个时候我甚至还没有出生!!!